主题:《中国--有钱亲戚;没钱垃圾》
【凡精英者非华人】
某天早上,打开新加坡的报章网页一看,入眼的第二大的标题是:《李资政演讲全文:世界秩序将会重新平衡》。
这是为了平息中国人民对‘李光耀呼吁美国制衡中国’之不满情绪所作的回应。刊登全文旨在向中国人民解释:哦,那是媒体误解。这里是全文,请愤青们看清楚。
中国网民对李光耀的其中一个不满,就是‘把他们当华人看,他们却不把中国人当自己人’。
笔者是新加坡人,绝非护短的要提醒中方:这是中国人的错。中国人的愤慨,全建立在自己一厢情愿的愚蠢!
谁跟你自己人了?你配吗?
坦白说一句,谁说占新加坡绝大多数的黄种人是华人了?新加坡以英语治国,这里的‘华人’要用‘Chinese’来解释。‘Chinese’者---中国人、中国的。
(为了书写方便,文章还是以‘华人’称呼这里的第一大族群)
新加坡占据主要位置的‘华人’,没说过是自己是华人,从来就以‘精英’(纯精通英语一门)自居,对‘精英族’来说,‘Chinese’是垃圾,是低贱的代词。
华人?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是华人?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,新加坡‘华人’精英注射了大量的大英帝国的优秀血统,早就是变种高级人。中国人,你有大英帝国的血统吗?‘中国’二字,新加坡精英字典的解释是:愚昧、贫穷、低级。
如此不堪的中国华人也配来称兄道弟?记住了,把精英‘华人’当作自己人是你在高攀献媚,对他们则是莫大的侮辱。
夸张吗?一点也不。
笔者就是新加坡独立初期出世的,亲身所体验,绝对一清二楚。
千言万语数不尽,且分段细说。
【新加坡最怕美国】
中国人一方面以十三亿人口自豪,另一方面又惊异:鼻屎般小的新加坡,为何毫不畏惧,频频出言不逊?有人认为新加坡就是太害怕中国的增长,才更需要利用批评中国来讨好美国。
这其实大错特错。新加坡不曾畏惧中国,因为它最需要害怕的不是中国,而是美国!
相信大家听了一定傻眼纳闷:中国体大力强,一人一泡尿淹死新加坡,新加坡何以不曾‘敬畏’中国?
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,也曾是其区域中的中央王朝,新中国成立后,毛泽东靠着破铜烂铁在朝鲜战争把老美打跑,中苏两大巨人积极扩散共产主义,导致亚洲地区动荡不安,连东南亚第一人口国印尼都不敢掉以轻心,小小的新加坡怎的就如斯神勇过人?
是的,就是‘不怕’。
考虑了当时的形势,国土的地理位置,新加坡要建国,要生存,先要害怕的不是中国。
新加坡当年真正需要‘怕’的是美国。没有美国的支持,新加坡独立不了。哪怕是表现出那么一丁点‘我是华人’的迹象,美国也宁愿新加坡被其它国家消灭。
李光耀接受访问时,曾经解释过为何新加坡必须以英语治国,除了新加坡以前是英国殖民地,顺理成章用英语、英语是国际实际用语、为了平衡各族群等理由以外,最重要的是他表示过,必须让美国人来新加坡的时候,看到满街的英文路牌,让他们发现这不是一个‘华人的地方’,而是一个‘外表亚洲,内里红毛’,的西方阵营的延伸地盘。
就在这种气氛下,政府把地方上的华文招牌拆下,将东南亚唯一的中文大学---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用英语教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(许多校友认为实际上是关闭南洋大学)。
也许是为了生存,也许是迫于无奈,总之从此确定了重英轻中的方向。
既然定了政策,要取信于人就不能墙头两边倒(有人说李氏‘中美两头蛇’,笔者不同意,李氏从没掩饰亲美色彩),在周围环境还不放心的情况下,必须与中国保持距离,甚至毫不犹豫的展现出‘反中反共’的姿态。这是为了新加坡的前途,国人也逐渐接受,之后除了建国初期的种族暴乱,基本上也没再经历什么大灾难(暗流汹涌免不了)。
以此类推,华文是区域第一大敌人!
美国是放心了,周围国家也放心了,但却激怒了中国,谁也不敢断定中国的共产革命能向外推多久、推多远,新加坡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?新加坡当然不敢藐视中国,但又绝对不能流露出任何的畏惧,于是采用了类似毛泽东‘战略上藐视敌人,战术上重视敌人’的策略,并且在里头加工。换句话说,表面上不放在眼里,私底下谨慎、巧妙处理,必要时装疯卖傻忽略之---呃。。。抱歉。。。中国人,你说什么?偶听不懂。
【华文,从活字到讣文】
勇气不是平白生的,新加坡最硬的铁甲盾自然就是美国了。为了争取美国的信任,新加坡在国际场合非但无需掩饰,反而高调宣示是美国的坚定盟友。当然,美国也不愚蠢,这可不是发誓就算,成绩单是要定时交的,新加坡必须显示不会因为同是华人而亲中国,也不会因为畏惧而动摇,必须抵抗华文的影响力,阻止小红书流入,因此新加坡虽然对外(指中国)做不了什么,对内却可加强力度,更深入的推行英语治国,力图塑造一个‘红毛政府’,中央权力以纯‘精英’为主,随着英文教育的国策见效,‘精英’版图从上层扩散到中层,各政商部门的要职尽数‘精英分子’,政府华族要员对华族群体也不用华语(在位者多是中文文盲,甚至连自己的方言也不会的‘纯精英’),为了生活方便,下层百姓也不得不放弃祖宗的语文。
这一切,全是国家教育的效果反射。表面上,政府推行的是‘双语’(英语和母语),然而对于母语一课(指华族语文),政府不只认为不重要(中国开放前),除了平时对华族发言只用英语,并鼓励人民也用英语交谈外,更由于在中文环境荡然无存的情况下(为了孩子的前途,许多华人在家只用英语),导致学生无法学好中文,政府便不住的灌输中文是‘有害’的语文,中文使学生总成绩下滑,解决的办法不是改革教育,而是不断的降低中文的重要性和考试水平,更将之踢出华人求职条件之外,这一系列的影响,无不沉重打击中文的地位,中文之‘有害无用’的观念,怎不深深的植入社会?随着时间的滚动,中文从往日普遍可见的横挂竖立,沦落成仅限于办丧事的讣告文字。
各位读者看到这里,可能觉得笔者文不对题,扯得太远了。其实不然,以上的详细描绘,是很有必要的。当中涉及的就是:思想观念。
【改造国民思想衍生的心理变化:从防范到鄙视】
从个人到群体,要改变其传统思维、观念,准要下一番功夫的。日本传统上向中国学习,由上到下都有不少人景仰,甚至崇拜中国,当美国开阔了日本的眼界,让日本有识之士了解到天外有天,回头看看中国,顿时如遭雷劈,往日奉若神明的王朝竟是这等愚昧污浊?此后日本积极脱亚入欧,国力扶摇直上,开始觊觎中国领土。日本政府是有了侵略的决心,可是单靠武力不行,人民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。人民一般上只想平安过生活,没人无故要打战,何况是对自小所向往、敬畏的‘强大中国’宣战?一个带着怀疑、胆怯、甚至反对战争的民族,要如何战胜敌人?日本政府于是从教育下手,拼命灌输‘支那人’猪狗不如的形象,是应该被日本人宰割的贱种,极尽所能的改造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,让其打从心里鄙视、仇恨‘低贱的禽兽’,人人以杀‘支那人’为荣。
再往下就要牵扯说不完的历史,现在言归正传。
日本的例子,说明教育如何颠覆国民思维、改变国民心态,如何使一国自觉强于另一国,除了加强胆气,另一个办法就是将对方描绘得‘极度低贱’。
笔者相信李光耀只是面对现实,完全没有丑化、贬低中国的意图,但不管如何,中国人的语文低级已经是许多人的看法,尤其是家中全是精英份子,连自己中文名字(甚至没有中文名)都不会写的华族同胞,其鄙视华人(华人精英份子自比新加坡族,而不是华族)的心态比洋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。这是半点也不夸张的,当年许多华族‘精英’时时强调自己是Singaporean,而不是 Chinese,因为 Chinese 来自中国的英文名称 China ,那是他们恨不得剥皮去骨,彻底清洗的污浊。
【华文低级,没有好词汇】
举一个笔者亲身的例子:笔者有两名朋友,一个完全不会中文,一个中文没笔者强,但两人同属红毛派。一天我们三人聊天,聊到了关于代表数目的字,其中一人说:“中文太差了,没有代表特大数目的字。英文就不同,‘Trillion’就够大了。”笔者随口表示中文似乎有比‘Trillion’大的代表字,谁知引来的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嘲笑(纯粹友情间的‘嘲弄’,不带恶意),实在令人啼笑皆非:文字自古就有,谁敢说哪国的文字不能比英文有更大的数目代表字?最可笑的还是,其中一名友人是中文零蛋的,他却能如此理直气壮。
追根究底,就是无法接受中文有比英文‘厉害’的地方。
中文是低贱、没用的文字,怎可能比高级的英文有更美的形容词、更精准的代词?英文怎能‘输’给中文?
这种轻视的态度,从上层逐渐扩散到底层,变成普遍的观念,常常听到‘Chinese’(可指华人或华语)低等之类的话。
新加坡的发展飞跃,取得不俗的成绩,是区域内最好的,但这是新加坡人唯一招惹邻国讨厌的原因吗?
政府从强调英语到过度轻视中文,无意中也在贬低其他地区的母语。
新加坡放弃母语是自己的事,可领导人认为不够,还到处指着别人鼻尖,用英语教训人。到香港用英语对特首训话:“咪讲港话,多讲英文!”;到印尼用英语教训人:“不是‘叠丽玛卡舌’,是 Thank You。”;到泰国用英语教训人:“别整天‘萨瓦里卡’,多说‘How do you do’!”;到中国用英语教训人:“说‘普通话’只能做‘普通人’,要多说英语做‘精英’!”
无奈新加坡一番好意,周围国家烂泥扶不上墙,没一个废除国语,始终重视本土语文,因此新加坡人忽然发现:咦!怎么偶是区域内唯一用高级语言的?原来偶是亚洲唯一的高级红毛种,其他地区的低品质。。。不提也罢!
也许中国人食古不化,不相信‘汉字不灭,中国必亡’,甚而变本加厉,领导出国全用中国话发言,满面土里土气,以致新加坡高级‘精英族’避而远之。
于是乎,精英们对其他国的评价,趋向简单化:Can you speak English? No? Then you are low class!
【学了中文,身体不干净】
现在再说新加坡社会的怪异现象,本来一个人多懂一门语文,即使那门语文用处不大,也应该有附加值;可是那时中文的处境是极其可悲的,在精英政策达到效果后,如果你华英兼优,那你最好假装不懂华文,免得被精英份子猜忌、厌恶、排挤(除了老一辈创业者,社会架构多由精英形成);另外一个原因,中文已经是低贱的代词,一个中文水准好的人,其人其背景总让人想歪。
这般环环相扣,中文乃轻贱文,学中文会变笨,而中文是华人文字,华人的祖宗在中国---因此,中国者,和‘没脑’是一家人。
记忆犹新,以前不管到咖啡屋还是到‘踢死狗’,别以为你是顾客,也消费得起,服务员就会尊重你,你要是英语不灵光,开口华语或方言,服务员当场斜眼看人并不奇怪。
想想真无奈:真要摆架子,对方不过是个小小的服务员,赚钱比他高的人一大把,可他就是有把‘尚方宝剑’--红毛话。
说得更露骨:英文是权威的、高高在上的、精明的、神圣的;中文是猥亵的、低贱的、肮脏的、卑劣的、令人掩鼻而逃的。
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人,就像是一个圣洁的贞女,多学一门中文,非但没好处,反而像个被‘狰狞中文’强暴蹂躏过的女子,身体不再干净,谁要是靠近她,也会被污染,将一同被社会唾弃。
相信李光耀本身并不敢小觑大国,政府的政策纯粹为了国家利益,本无其他的意图,新加坡人举一反十,发扬光大,‘业绩’之成功,令政府意想不到。李氏就说过,在华族中推广英语太成功。
【华人原罪论】
以上所提到的,是中国经贸开放之前,现在情况已经起了变化,以前新加坡人出国,如果是母语英语兼通的话,遇到不懂英语的人,还不会歧视;但换作是‘精英’,那可是他们标榜‘出类拔萃’的机会,高高在上的姿态显露无遗,如此日积月累,大头症越闹越凶,嘴脸越来越清楚,怎不惹人厌恶?
不过,厌恶又怎样呢?新加坡‘英语人’的思想就是如此:不以英语治国就是低等国。
这令我想起在 Youtube 看到的恶搞片段。该片段显示印度比其它国家优秀的办法就是:The only way the indian can talk back to French and Germany is: You can't speak English!(印度人唯一认为自己比法国和德国优秀的理据是:你不会说英语)
不管怎样,本族语言越强,头脑越笨,越不可委以重任,是当年‘新红毛人’心中的一把尺。
无论对方领土多大,人口多少,科技多强,即使面对日本和韩国,新加坡‘英语人’也认为比他们高级,唯一理据也是和 Youtube 里的一样,your people cannot speak English!
大家如果不信,且看看新加坡以前如何教训日本。
日本早在二战前就已经是非欧美人唯一先进国,而新加坡没资源没产品,李光耀手中挥舞的大英帝国大藤条就是:日本人不会说英语。
这说明什么?说明日本纵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世界工业强国,但由于没用英语取代日语,大和民族始终成不了高级品种,甚至他们原本歧视的‘支那’变种成‘红毛支那’后,也比他们高级。
这种思想越来越僵化,在国外张牙舞爪,在国内形成了根深蒂固的‘母语原罪’(歧视母语多在华族,巫印族不显著),导致原本不羞于说华语的国人,即使不因此而引以为耻,却也不得不对‘华人身份’若即若离,‘华人原罪论’从此定矣!
说到这里,年轻的读者可能认为笔者哗众取宠,事实是否真如文章描述的这么可怕,新加坡不是很重视新中关系,大力推广华语,大派留学生到中国取经吗?没错,但这是在中国崛起的今天,不是落后时的昨天。
用夸大的比喻:如果一群人在讨论,一名华语人士举起一张白纸,说:“这是白色。”如果有‘英语族’强词夺理:“No,this is black!”最后也会以英语做标准,断定此为黑色。
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,而是话语权掌握在英语的手上。
【国际利益赤裸裸,谁带幻想谁罪过】
本来嘛,国际关系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,不止新加坡现实,任何国家都是。笔者在凤凰网看了阮次山先生的视频,他在访谈中就说过:以前中国领导人出席任何的国际场合,每当要拍全体照时,中方总得派人交涉,避免领导人被安排在‘凉快’的位置,随着中国的开放、发展,风水终于轮流转,轮到主办当局无论中国是否主要成员国,都硬要把中国安插在显眼的地方。
此一时,彼一时也。
就以正在举行的APEC来说,可从俄罗斯身上看到中国当年的情况。在APEC的全体照里,梅德韦杰夫竟然和曾荫权排在一起。讽刺啊!占了世界领土九分之一、唯一在军事科技上能和美国分庭抗礼的俄罗斯总统,竟然与中国的一个小小特区并列,而***则站在接近中间的位置!
不过俄罗斯堂堂的北极熊,毕竟斤两重,在东道主李显龙的其中一个致辞,梅德韦杰夫被安排站在李的身后旁,李致辞多久,他便上镜多久,总算扳回一局。
这本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,当年中国刚打开门户时,缺乏国际经贸经验,也没多大的工业区,无论是金钱利益,还是环保课题,都跟中国沾不上边,在其它金融、工业大国,军事大国,甚至是小如新加坡面前,中国是来讨饭吃的,有个角落让你站,已是皇天恩赐。
日本的自民党依靠抱美国大腿前进,省了不少脚力,但也成了历史包袱,不管心中有何不悦,也不敢公开表态‘入亚’,哪怕是‘亲美入亚’。民主党鸠山由纪夫当选首相后,即表明‘亲美入亚’,不掩饰其加强中日关系的意愿,难道这仅仅是日本自尊在作祟?说穿了就是有另一大国崛起,一来不容忽视,二来提供了第二选择。日本是否从此就真的‘入亚’还在其次,但公开表明则能增加筹码向美劳取好处,那是肯定的。没多余的选择,日本白白惹恼老美做啥?
绕了一圈,话说从头,中国人开口华人闭口华人,那是自己脑袋有问题,一切都是利益作祟,中美要是发生非核子战争,中国有本事全胜,那新加坡立刻表态是中国最坚定的盟友。
可是事实证明,中国上不上,下不下;跟东南亚比是中国超强,跟美国比是美国超强;中国用汉语低等语,而新加坡的语言和美国同种,属于超强高级的贵族语,中国凭什么来向‘精英’攀附权贵?
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全世界仅有的非白人优秀品种;新加坡‘精英’则认为自己是中、港、台、全东南亚、全亚洲、乃至全世界仅有的非白人最优良的‘英语品种’,中国人若是心存‘华人’幻想,是自己的罪过。
中国,你体格大,正值崛起,因此新加坡特意刊登李光耀演讲全文加以澄清,这已经给足面子了。
不过,奉劝一句:中国只是正在崛起,不是已经崛起。认亲戚?等你跟美国并驾齐驱的时候再说!
醒醒吧,中国!
有钱你是亲戚;没钱你是垃圾!